您现在位置:首页 > 文化交流 > 正文

“一带一路”倡议帮助古城马六甲续写丝路情缘

2015-11-26 12:00:35   来源:   

 

  2015年4月20日,中国航海家翟墨从福建平潭起航,正式踏上“2015重走海上丝绸之路”的征程。一个月后的一天,他带领的船队在马六甲附近海面突遭大雨,不得不在雨中锚泊马六甲港口码头,在此停靠一日。

  “马六甲的华人自发地迎接我们,他们在岸上舞龙舞狮,让我这个山东泰安人感到既稀奇又熟悉。”翟墨说,这是他此行中受到的最原汁原味、最具中华特色的迎接。

  他介绍说,这是他第一次来到马六甲海峡,心情既激动又期待。当真正驶入这片海域,他深切感受到“一小一大”的落差。“一小,是马六甲海峡之小;一大,是600多年前,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的船队之大。据说,他带来了300艘船,共29000名水手。这样的船队规模足以铺满整个马六甲海峡。”

  当年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有五次驻节马六甲。与后来的西方殖民者不同,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者到访马六甲,不仅没有占领这里的一寸土地,还带来了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产品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帮助马六甲发展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港。

  马六甲当地人民对郑和的功绩十分感佩,《马来纪年》对郑和在马六甲的功绩和遗迹均有记载。至今,有关郑和的故事在马六甲仍然家喻户晓,当地也保存着许多郑和的遗迹,如他所率官兵每次登临马六甲都会驻扎的三宝山、山脚下的一座三宝庙以及一口相传为郑和下令挖掘的三宝井。郑和的壮举加深了中马人民的友好情谊。

  另外,马六甲独特的峇峇娘惹文化也与郑和有关。从明朝开始移民到马六甲的华人与当地人结婚后生下的男孩子称峇峇,女孩子叫娘惹,峇峇娘惹也被称为土生华人,而这些移民中有一部分就是当年随郑和出海的船员。“我们马六甲的峇峇娘惹很好地保留了中华传统习俗,同时也吸收了当地马来人的文化,是中马文化交流融合的代表,”第六代华人移民颜泳和自豪地说。

  “比如说,我们依然推崇儒家思想,每年农历大年初一,晚辈要跪拜父母,过年要挂红彩,大年初九拜天宫,这些都来自中华文化;同时,我们所讲的闽南话中也引入了不少马来语言,两种文化的融合时时刻刻体现在峇峇娘惹的生活中,”他说。

  颜泳和对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也充满憧憬与期望。他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将推动马六甲经济发展,让马六甲重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时期所经历的繁荣与辉煌。

  中方的倡议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积极响应。马六甲州首席部长伊德里斯·哈龙表示,当年郑和的到访给马六甲带来了进步与繁荣,中方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将给马六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他介绍,今年9月马六甲与中国广东省签署谅解备忘录缔结为“友好省州”,双方将就共同建设海事工业园、广东-马六甲工业园和在马六甲建造深水码头等项目展开讨论与合作。

  “海上丝绸之路的复兴将推动亚洲新一轮开放与合作,为马六甲注入全新的发展动力,为它创造更大的繁荣奠定基础,”伊德里斯说。(记者赵博超 张春晓 屈婷)


Copyright www.silkroadin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42024号-1

版权所有:国新智库 |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